中国大清铜币的“十大珍”(网摘投稿)

  • A+
所属分类:网络转载
中国大清铜币的“十大珍”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开始疯狂地划分势力范围,抢占租借地。随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全面深入,中国对外贸易一再入超,大量白银外流,加上沉重的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恐慌日益严重。
同时,由于帝国主义以掠夺目的对中国的投资,客观上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于是,社会对货币的要求量日益增大。铜元,就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在这浩瀚的铜元世界里,少数铜元因试铸或发行时间短,十分罕见,其价格可达百万元一枚。铜元收藏爱好者将铜元珍品分为“十大珍”(不含解放区铜币)。
1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文(1904年)
 中国大清铜币的“十大珍”(网摘投稿)
▲红铜四川当三十飞龙 
2010年12月,在美国Stack&Bowers 公司香港钱币拍卖会上,一枚已饱经风霜的“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飞龙铜元以310万人民币拍出(此枚为已故香港收藏家黄华枢先生收藏),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了中国铜元的魅力!
▲黄铜四川当三十飞龙,原为蒋伯埙旧藏
▲四川当三十水龙,被许多爱好者认为是铜圆第一珍
四川光绪当三十铜元,按背面龙图不同,可分“立龙”版和“飞龙”版两种。
四川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在省城(成都)机器局附设成都银元局内开铸铜元。次年,又兴建铜币厂,专铸铜元。四川省铸造的铜元,按币面上缘所铸的纪地文字,可分“四川官局造”和“四川省造”两大体系。四川当三十铜元属于后者。
四川当三十铜元,是未被获准发行的试铸币。未被获准铸发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当三十的币值不符户部关于铜元铸造的规定。中国的铜元,在初创阶段,各省是各自为政的,成色、图案参差繁杂,币制十分紊乱。清政府曾不断对币制进行整顿,力图划一。四川当三十铜元铸于光绪三十年间,已处于“光绪元宝”铜元后期阶段。根据户部的要求,当时各省铸造铜元,须援引广东成法,成色、图案及面值以广东省铜元为标准。广东省铜元的币值分别为二十文、十文、五文三等。显然,四川当三十铜元的铸造是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此外,在清代的铜元铸铸造中,面值当三十者,唯有四川一家。
四川当三十铜元“立龙”版 和“飞龙”版各有红铜和黄铜两种,均极稀贵。上海博物馆藏有红铜“立龙”和“飞龙 ”版各一枚,前者为已故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捐献,后者为罗伯昭先生捐献。
2安徽九星十文铜元
▲安徽九星十文铜元
所谓“九星”,实为“十八星”。十八星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军旗图案。“安徽九星十文铜元”之名已经约定俗成。
安徽九星十文铜元的铸造情况,史料失载。根据币面所铸的“开国纪念”四字来看,此币当为民国元年(1912)铸造。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对全国的造币厂进行裁撤归并。其中,安徽省造币厂归并于江宁(今南京)户部造币分厂。民国期间,安徽省也未重建造币厂。因此,它的铸地并不是安徽省。
另外,根据实物资料来看,使用类似图案设计的尚有江西和湖南两省。按地理分布来看,湖南省与安徽省距离较远,而江西省与安徽省接壤,所属南昌造币厂和九江造币厂与安徽省非常接近,且此类图案设计又是江西省首创。因此,将安徽九星铜元定为江西省代铸,也许是较为合理的。当然,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安徽九星十文铜元至今仅见一枚,素有“孤品”之称。其发现的时间为三十年代初。最早得到此币的是浙江金华的宋兆松先生。不久,宋氏转让给钱币收藏家蒋伯埙先生。接着,钱币商平玉麟先生和德国籍钱币收藏家汉南先生先后成为此币的得主。约在四十年代中期,汉南先生回国,此币转归张璜先生收藏。
3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
▲江南甲辰二十文,上博藏品
江南省,即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图中所示这枚江南省造甲辰纪年二十文铜元,是清代顶级珍稀铜元,位列铜元十大珍之一,孙鼎旧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江南甲辰二十文铜元,属试铸样币,黄铜质。
江南甲辰二十文铜元存世仅两枚,一枚由法国人邬德华携往巴黎,另一枚即是孙鼎的这枚。
3吉林省造光绪通宝辛丑制钱二十文
▲吉林辛丑二十个铜元,仅见红铜质
此币面背图案设计,基本仿照吉林光绪银币。在中国铜元中,吉林辛丑二十个铜元是别开生面的名品之一。首先,在图案设计上,此币可谓是标新立异之作。中国铜元的图案,从没有在正面铸万年青图案的,更没有在英文字外饰以线框的。其次,此币面值为二十文,但它的直径和重量仅与五文铜元相等。按常例,二十文铜元的直径为3.2厘米,而此枚铜元的直径仅有2.3厘米。
这枚铜元的铸造情况,由于没有直接有关的史料,所以人们只能依据它的特点,推测它为试铸小样币。
据记载,吉林省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将原吉林机器官局改建为银元局,铸造光绪元宝银元。光绪二十八年(1902),又于银元局内开铸铜元。此币币面干支纪年为“辛丑”,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这也许说明了它是吉林省在正式铸发铜元的前一年所铸造的试样。
吉林辛丑二十个铜元,据知仅有两枚存世。其中,一枚曾为已故钱币收藏家陈仁涛先生所有,据悉后由陈氏转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另一枚为已故钱币专家骆泽民先生所有,现由其长子骆骏生先生珍藏。
5哈尔滨壹分军舰图红铜币(1930年)
▲哈尔滨兵舰一分铜元,红铜质
正面中央铸国民党党徽图案,外环铸双线连弧形纹饰,上缘铸纪年文字“中华民国十九年”,下缘铸纪值文字“壹分”及两颗五角星;背面铸一兵舰图案及纪地文字“哈尔滨”。
中国钱币以兵舰为图案的,仅见此例。可惜关于这枚铜元的铸造背景,至今未能找到确实的材料,我们只能在现存的实物资料中寻找一点可供印证的线索。民国十八年东三省一分铜元的正面图案,与这枚哈尔滨兵舰一分铜元十分相似,我们推断这两枚铜元很可能出自同一造币厂。据前人考证,民国十八年东三省一分铜元系辽宁省沈阳造币厂所铸。如果前面的推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哈尔滨兵舰一分铜元便是民国十九年(1930)沈阳造币厂的出品。至于当时为何以兵舰作为铸币的图案,只能留待今后探索。
哈尔滨兵舰一分铜元,据今所知,仅有两枚存世。一枚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据传系征集于钱币收藏家陈仁涛先生;一枚藏于上海博物馆,由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捐献。
6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十文
▲广西光绪十文铜元,红铜质,SP58金盾,为德国代制之样币 
成交价:RMB 299000
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广西巡抚李经羲奏准在广西筹建铜元局。但是,由于当时正值铜元泛滥,民间折价使用,十文铜元减至八折、七折不等。各省为维护本省利益,往往禁止它省铜元流通,致使一国之币不能畅行一国之内。且各省铜元,成色参差,形制各异,币制紊乱。为整顿币制,清政府颁布《整顿圜法章程》,限制各省铸额,确定铜元成色、形制,令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造名为“大清铜币”的新式铜元,并由户部将新币祖模颁发各省,仿效铸造。原有旧币一律停铸,以期划一。接着,又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对全国的造币厂进行裁撤归并。其中,广西并归广东为一厂。因而,广西铜元局未及开机铸造便被裁撤。传世的广西光绪十文铜元,并非广西省所铸。旧传其为广东造币厂代铸试样,因无史料,尚待考证。
广西光绪十文铜元的存世量极少。其中流传有序的共四枚。中国铜元专家邬德华先生藏有一枚。侨居上海的德国籍铜币收藏家汉南先生藏有一枚,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德侨迁返,汉南先生将其中国铜元藏品悉数转归张璜先生,其中包括这枚广西光绪十文铜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据传系已故钱币收藏家陈仁涛先生转让。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系上海某机关单位移交。
7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中花十文红铜元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中花十文(小英文版),红铜,极为罕见,位列铜元大十珍之列
中国嘉德2005秋拍 马定祥收藏钱币 成交价:RMB 341000
国之瑰宝——“奉天中花”铜元 
中国铜元,珍品济济,可谓凤毛麟角者,屈指难尽。旧时的泉界,曾试图就珍稀而言来列陈,中国铜元前十名,并冠以“十大金刚”之称,然终因不相伯仲者屡现,不可以“十”而概之。顾此失彼,一时间,诸说并起,不同的“十大金刚”版本鼎足而立,当仁不让,互不替废。不过无论在何一“金刚”版本,“奉天中花”铜元,均无一例外的被择入其中,成各种所公认的大珍品。
“奉天中花”铜元,质为红铜,仅十文一等币值。因正面中央铸一“六瓣花星”(此有别于其它奉天光绪铜元将满文“宝奉”镌刻中心)而得名。根据背面龙图不同,可分为“立龙”和“坐龙”两大版别体系。其中,“坐龙”者,又以背面英文字的形体大小不同,进而分为“大字版”、“小字版”两种。
“奉天中花”铜元,系“奉天制造银元总局”最早的铜元出品。据记载,“奉天制造银元总局”的前身,是“奉天机器局”,其面奉天将军依克唐阿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奏请设立,主产军工品。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898-1900年),曾先后附铸银币和机制铜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奉天机器局毁于战火,后来应市面之需,奉天省在机器局原址重建造币厂,名为“奉天银元总局”,专产银币铜元。光绪二十九年七月(1903年),厂竣开工,铸发银币及铜元。“奉天中花”铜元即为初期试铸样币。
“奉天中花”铜元,传世极罕。其“立龙”版者,存世仅见二枚,一枚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系大藏家孙鼎先生捐赠;另一枚旧说为钱币专家张璜先生收藏,现下落未明。而“坐龙”版者,仅见“大字版”、“小字版”各一枚,均为孤品。以前曾传其中一枚为法籍中国铜元收藏家邬德华先生收藏。后人经细读邬氏所著《中国当十铜元》记叙,方知其对此币仅知有存世传闻,未见实物。而其藏有一枚,实乃误传。2003年6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纂《钱币学大师马定祥》纪念集,内中辑录诸多马老倾心汇集之精品,有些甚至是首次公诸于世者。而“奉天中花”坐龙版大字、小字二品,作为马老藏品亦赫然并列。至此,人们方知此两枚国之瑰宝铜元,尽在马老的掌握之中。困扰人们已久的有关传世之谜,亦顿然冰释。
同年7月,中国嘉德主持的马定祥钱币藏品专场拍卖在北京开拍,“奉天中花坐龙大字版”铜元也为拍品之一。虽然当时的币市尚显低迷,但此币最终也以人民币236500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铜元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可见民间不乏堪比伯乐的智者。
8天津造袁世凯像大面型共和纪念十文
▲1913年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币样币(大面),NGC MS 63,126500美元,加上手续费约合人民币92.7万
1912年3月,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天津造币厂根据财政部关于铸造纪念币的规定,铸造了袁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元。按实物,此纪念币可分小面型和大面型两种版别。其中,前者较少,后者极稀。
袁像大面型十文铜元正面为穿元帅服的袁世凯半身像,背面中间铸纪值文字“十文”,外饰以嘉禾图案,上缘铸“中华民国”,下缘铸“共和纪念”。
由于此币袁像与小面型相比,显得大而粗糙,故前人定之为初铸之品,名为“初版”,并有根据上述特征而产生的俗称——“大面孔”。此币的质料,以传世实物而言,有红铜质和铅质两种,均为试铸样币,它们的传世数量,据估计,红铜质的有五枚左右,其中,流传有序的有四枚,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法籍钱币收藏家邬德华和中国钱币专家张璜先生各藏有一枚;铅质的仅见两枚,一枚为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枚为马定祥先生收藏。
9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当制钱十文
▲中国嘉德2010年春拍 成交价224000元
辛亥(1911年)江西省造大汉铜币中心“赣”十文,为铜圆大十珍之一,背面有一划痕,美品,极为罕见,源于张璜先生旧藏,后为丁张弓良女士收藏。
江西省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设造币局于南昌,称谓“江西南昌府局”简称“昌局”,全国十七省共设二十局,各省均大量发行铜圆。以“光绪元宝”及满文书写“宝昌”,每枚铜元标明“当十”或“当制钱十文”。背面用龙为图案,各省均采用此种图案,唯不同处即是局名及年份而已。 
辛亥年(1911年)革命军为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全国各地掀起革命浪潮,响应武昌起义,江西省为最早发动革命,由同盟会同志联络新兵,进攻抚署,驱逐清兵,宣布独立。为痛恨清政府,抵制使用满清钱币,由革命分子设计在造币局铸江西省造“大汉铜币”一种。
铜圆两侧用“辛亥”二字代表年份,中间以阴刻“赣”字代表江西省份,铜元背面以大小十八个圆形,代表全国十八行省,中间用太极图代表生生不息,中华民国永久生存之象。整个图案代表团结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复兴大汉民族,建立自由、平等、独立的中华民国。当经发行,通行市面。自发行用,引起清朝官员愤怒,认为未经报备,革命分子自铸选钱币,扰乱金融,乃即禁止通用,并将现品销毁,以致流通市面者极为稀少。
据钱币专家调查结果载至目前为止,全世界所发现者,计日本东京银行一枚,英国及西德博物馆各藏一枚,香港藏家一枚,本人收藏一枚,共仅此五枚而已,国父倡导革命,先后失败都十次之多,辛亥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一举而推翻满清,建立民主,此乃我国历史上空前唯一最光明璀璨之一页。
民国元年为壬子年(1912年),元年铸有壬子“大清铜币”一种,通行市面。然建国前夕,起义成功而最堪纪念之辛亥年,所铸造之“辛亥”、“大汉铜币”,实为最有意义和最堪纪念而价值最高之稀世大珍品,惜流传不广,知者不多,特介绍之,以告同好。 
——《江西辛亥大汉铜币简介》
10民国二十五年广东人像一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11年成交价:RMB 1800000,极为珍罕,存世仅知三枚,乃铜元收藏之颠峰代表之一,极其难得。

发表评论

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