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币探源汉武帝为什么要造三铢钱?

  • 五铢钱币探源汉武帝为什么要造三铢钱?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三铢钱

中国古代钱币的铸造工艺研究和钱币制度研究以先秦、秦汉最为薄弱;这是因为这一时代遗存的钱币很少,藏家手里的钱币不够集中,因此缺乏广泛深刻的研究。这些年虽然大量的先秦钱币面世,但不为泉界公认,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先秦钱币和秦汉钱币由于形制演变,品种多样,某些专家也不明了,常常把真钱臆断为假钱,甚至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这都进入信息时代若干年了,还有这样的专家,“凡是泉谱上没有的就是假钱”,甚至还有戴着小粘帽的什么“负责人”放出这样的谬论,:“你的钱真不真,要看在谁的手里”。中国泉界所谓专家,就这个水平,这泉界岂不乱象横生?

五铢钱币探源汉武帝为什么要造三铢钱?

不知道这是谁编的《五铢钱》的词条,充满了想当然,人云亦云,但是,这也真实的反映了当今泉界对五株钱币的认识程度。

第一段“秦朝灭亡后, 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 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 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 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 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钱是 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

第二段。王莽篡汉以后,改国号为 新朝,王莽颁布一系列改变币制的法令,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王莽下令,凡使用五铢或收藏五铢的,重则极刑轻则鞭刑,一度盛行的五铢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三段。东汉建武十六年, 光武帝 刘秀重新推行为 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 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 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至开皇五年 隋五铢便成为国内统一的 法定货币。唐朝开国以后,通行720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钱币历史的舞台,改铸 开元通宝。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

我为什么把词条文字大段引用,就想用已知的钱币谈一谈五铢钱研究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段话:一是可以看出,当今泉界对半两钱币的币值没有搞清楚,不知道榆荚钱是“零钱”一直在认为,无论大的半两钱还是小的半两钱,都是“半两”,榆荚钱,也当半两使用;二是对汉武帝铸造三株钱的基本意义不明白,三铢钱是辅币分割的设计,开始了五铢钱​发行的先河,吕氏铸造的五株正是由此而起;三是、不了解五铢钱是对中国古代钱币由一两24铢、半两12铢,半两之半6铢是“一锱”的钱币分割币制的终结。开铸五铢钱,建立了十进制的钱币制度,方便了钱币的流通,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段话。王莽在钱币发行上搞“托古改制”​,一是恢复了过去的古钱样式,恢复了过去皮毛金玉参与商贸交易的若干规则。都是为了应对西汉末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二是王莽的钱币制度,建立了最清晰的“个十百千万”的十进制的钱币制度体系。三是新莽的政治危机,发行钱币仅仅是表面现象,实质是出现了经济危机。你知道蒋介石败逃台湾前夕,大量发行金圆券,物价飞涨,信封贴在邮票上,这仅仅是表象;根源是和共产党争夺天下,大量透支军费,导致了经济危机。

第三段话。​本意是说,东汉继续发行了五铢钱,到了隋朝发行了隋五铢。但是,我们的前辈专家们没有注意到吗“三国两晋”几乎没有看到五铢钱,到是三国时期“直百五铢“、“定平一百“”、“世平百钱“、“大泉当千、--大泉五千“流通了。南北朝时代“两铢、四铢、六铢”钱出现了。出现了《永安五铢》、《常平五铢》、到北周,问世了著名的《北周三品》,这其中实质上“五等钱币制度”已经出现了。北周三品如果是五等钱币制度,隋五铢也一定是大小系列的钱币体系。

本文,我单独探讨三株钱问题。

第一、必须从秦朝半两钱币的分割说起。“汉承秦制”,汉朝典章制度基本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系。在货币上也继续沿用半两钱币制度​。秦汉时期是用重量单位充当货币单位。秦国半两钱制是以十二铢为货币的基本单位,半两折半是6铢、(西周称1寽、秦国时称 1 淄)。12铢叫半两;24铢为一两。36铢(重一两十二铢)一两半。这就是秦代和汉代钱币的重量单位。两  变成了代替铢数的符号。我们现在大小半两都看到了,大的半两,是当若干个半两钱币,是半两钱币个数的若干。那么,小型半两呢?显然是 六铢半两、三铢半两,还要有“一株半“的半两。这就形成了,以一两24铢分割为12铢、6铢、3铢、1.5铢(一铢半)的辅币系统。再分割0,75铢是不好办的,只能分成1铢或半铢了。这就是半两钱币制度的缺陷,不方便计量。

第二、榆荚半两当半两钱使用是“傻瓜猜想”。历朝历代铸造钱币都是确定等级、规定钱币重量的。你再用傻瓜猜想,半两钱12铢,假定10克重,榆荚半两2克重;我拿榆荚半两当半两,你会卖价值半两钱的东西给我吗?我真不知道,咱们的前人傻,还是秦国人傻。秦半两剪边下来,其实都是当年辅币零钱缺乏的结果,一定是用剪下来的部分用“称“称量作为零钱使用。​古代的铜是贵金属。包括五铢钱的凿边钱和诞环钱,都是战乱,零钱缺乏,老百姓不得已采取的办法。清朝三个小平钱可以住一天客栈。而且我的清朝钱币的小零钱已经成了系统,我依此反推,历朝历代都有“辅币”所以,我确实收集到了历朝历代的微小钱币400多枚。

第三、汉武帝制造三株钱,就是铸造“半锱”钱,是规范辅币的措施。关于三株钱,资料是这样说的:“前119年,在对匈奴作战胜利的基础上,汉武帝---下令废止市场上流通的半两钱,铸行“三铢钱”。几个月后,因发现三铢钱轻,类似小半两,容易混淆。于是,汉武帝果断废止三铢钱,而由政府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史称“元狩五铢”。汉朝前期是允许民间铸钱的,到汉景帝时期取消民间铸钱,但是允许郡国铸钱。民间存在钱币大小不一,币制混乱的问题。汉武帝开始回收铸币权,统一铸造了三株钱,这就为全国的辅币制定了规范标准。但是三株钱的出现为人们的脑洞大开打下了基础,汉武帝怎么想的咱不知道,铸造五铢钱为基本货币单位之后,两个五铢是10铢,三个是15铢、四个五铢20铢;无疑问,为钱币制度的十进制奠定了基础。这一段的史料散乱。但是可以清晰的理解的是,汉武帝在整顿币制上采取了三个措施:第一,建立了专门的钱币铸造发行的管理机构,第二、发行三株钱,统一了辅币大小不一的混乱状况,第三、全面实行”五株钱“币制度,为古钱的十进制奠定了基础 。

铢和两虽然都是重量单位,但是半两钱是钱面以“两”代铢,用一锱、一寽,代替了铢数。而五铢钱是以铢废两​,取消了两作为钱币单位的概念。实行钱币计量的十进制,这是重大的改革。 铸造三铢钱是对民间铸钱混乱的状况的规范,当然的产生了一株和二铢的辅币需求,但是它为五株钱币的诞生打下了基础。​此后的“五铢钱”行用了七百年,就是以重量铢十进制的钱币制度行用了七百年。不是五铢钱用了七百年。

     第四、王莽“复古”改革币制,不是他主导铸造了新型钱币,而是他复制了先前朝代的钱币样型​。实现了古代钱币上币、下币的系列化,完成了古钱币以一株为基本单位的”个十百千万”递进的十进制。进入南北朝时期,方孔圆钱是统一的,但是币制又有了混乱;二铢、三铢、四铢出现可以理解,而太货六铢的出现,而且还有大小之分,使人难以接受。两铢、三铢、四铢、六铢,如果是对秦半两分割,那就是半两钱制的复辟。​

对于五铢钱制度的形成,我们只能探讨;有科学的证据,形成共识,才是新观点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