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版深打粗发“
袁大头”是由-意大利技师(鲁尔乔治-路易齐)亲手雕刻而成的试铸样币。此版币共铸制了十套,其中三套留造币厂存档,余七套流入民间。面值分别为:壹圆,中圆,贰角,壹角。
”鲁尔乔治-路易齐“于宣统二年(1910年)受清政府聘请来华做签约技师并带学徒(华人)四人,为期六年。在此期间,经他亲手雕刻的版别有:宣统三年“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签字版)及民国三年(袁大头)”细发版“(俗称-金发版),深打”粗发版“和“签字版”等。
背景:
1912年4月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
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的称谓就由此而来。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相当于清光绪的“库平七钱二分”(26.86克),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23.9024克),以银“九十”、铜“一十”铸造,后改为(银八十九,铜十一)铸造。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袁大头”“壹圆.”“中圆”“.贰角”“壹角”及签字版等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银币,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袁大头”的版别很多,当今钱币学者还无人说得清具体有多少种版别。有资料显示,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至少到1929年还在铸造。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在(通江县)也铸制过“袁大头”,新中国在1949-1951年为满足进军西藏的需要也铸造过“袁大头”。